天天色综合av,亚洲精品欧美在线,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夜夜躁,在线观看91网站,天天干人人射,亚洲第一自拍,黄色毛片一级视频
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> 首頁 > 種植 > 正文

種植再生稻脫貧奔小康

2020-07-06 15:08:00   

站在商城縣鄢崗鎮(zhèn)曹寨村一碧萬頃的再生稻種植基地,曹寨村黨支部書記曹啟銅的眼角眉梢里滿是對豐收的憧憬。

“再生稻的引進種植,讓咱群眾的種田收入實現了翻番。”曹啟銅激動地告訴記者,從2017年試種80畝,發(fā)展到今年的3000多畝,再生稻已成為該村群眾增收脫貧的特色產業(yè)。

鄢崗鎮(zhèn)是水稻的傳統(tǒng)種植區(qū),過去由于“一年一收”效益低,農田撂荒嚴重。時任村干部的曹啟銅就牽頭成立了泰豐糧油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將這些荒田荒地流轉過來種上水稻。“精心侍弄,一畝水稻也就二三百元純收入。”曹啟銅感慨道。

2016年年底,在參加了該縣關于再生稻種植的新型農業(yè)技術推廣會后,曹啟銅決定做當地第一個“吃螃蟹”的人。“合作社2017年開春帶頭試種了80畝。”曹啟銅笑著介紹說,“結果出人意料,第一季收割干谷平均畝產1260斤,與普通水稻產量持平,第二季收割干谷平均畝產350斤,是凈增產量,因第二季稻米質量好價格高,當年畝均增收700多元。”

消息不脛而走,2018年,再生稻就在曹寨村遍地開花了。“在曹支書的幫助指導下,我也流轉了100多畝田種再生稻,平均一畝純收入1000多元。”曹寨村脫貧戶趙真學告訴記者,父親殘疾,妻子患病,3個孩子上學,是再生稻讓他家實現了脫貧夢。

談起再生稻種植的好處,曹啟銅如數家珍,“再生稻‘一種兩收’,第一季產量達到普通水稻收益,第二季因生長期晝夜溫差大,米質香糯口感好,市場價格更是普通水稻的兩倍多,經濟效益可觀。同時,由于第一季稻收割后,稻茬再次分蘗成秧苗,第二季稻收割后,稻茬粉碎還田成為有機肥,有效避免了因秸稈焚燒帶來的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。”

如今,再生稻種植在曹寨村實現全覆蓋,在商城縣的種植面積更是迅速擴張到今年的10余萬畝,再生稻米加工業(yè)也蓬勃興起,帶動全縣農民增收近億元。

作者:尹小劍 通訊員 楊緒偉 柯智勇
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:029-87031703 www.ylzw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