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4-04 08:46:18
原代號5—106,大連市農業(yè)科學研究院從那翁的自然雜交種子中選育的品種。1974年播種,1981年開始結果。2012年通過遼寧省種子管理局備案。
果實寬心臟形,全面紫紅色,有光澤。平均單果重8.65克,最大果重10.17克。核卵網形,較大,粘核。果實平均縱徑2.2厘米,平均橫徑2.4厘米,果柄長度4.3厘米,平均粗度0.1厘米。果肉天竺葵紅色,肉質較軟,肥厚多汁,鮮食品質上等。果肉厚度達1.O厘米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.9%,可溶性總糖含量10.7%,可滴定酸含量0.34%,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 9.9毫克,果實可食率為93.1%。果實發(fā)育期35天左右,大連地區(qū)5月末6月初成熟,早熟、鮮食品質上等是其突出特點,較耐貯運。
樹勢較強健,萌芽率高,成枝力較強,枝條粗壯。幼樹期枝條較直立生長,一年生枝長度可達1.2米左右。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果,幼樹期以中、長果枝結果為主,隨著樹齡的不斷增加,各類結果枝比例也在逐漸調整,長、中果枝比例減少,花簇狀果枝比例增大。早露自花結實率低,適宜授粉品種有佳紅、紅艷、美早、紅燈、早紅珠等。